《武汉学研究》集刊发展咨询座谈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王耀发布时间:2025-04-08浏览次数:10

     2025328日下午,《武汉学研究》集刊发展咨询座谈会在江汉大学行政楼203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座谈会旨在为《武汉学研究》集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会议由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主 任李卫东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期刊编辑参与。

会议伊始,李卫东主 任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江汉大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武汉学研究》集刊近年来获得稳步发展,但目前面临一些挑战,如刊名的局限性、稿源不足等问题。李卫东主 任提出,编辑部正在考虑将刊名从“武汉学研究”更名为“城市地方学”,并就此向与会专家征求意见。

随后,《武汉学研究》执行主编陈青云老师汇报了集刊的办刊情况。自2019年创办以来,《武汉学研究》已出版10期,刊载论文145篇,形成了覆盖21个省市、64家单位的研究队伍。然而,目前集刊仍面临出版滞后、稿源不足以及编辑人手不足等问题。陈青云主编期待与会专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推动集刊的进一步发展。

与会专家们围绕集刊的刊名、定位、稿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徐鑫老师提出,期刊更名需谨慎,建议根据办刊方向决定是否更名。他强调,如果以武汉学为基础,可以办成综合刊物,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并建议通过设置议题、举办会议等方式解决稿源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刘江老师则强调了区域史研究方向和理论方法构建的重要性,建议《武汉学研究》依托武汉的区位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理论方法体系。《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马建强老师认为,应保留《武汉学研究》的刊名,并强化内容建设。他建议在稿源上放宽口径,将城市地方学研究纳入,并通过组织小型工作坊等方式吸引稿件。《史学集刊》编辑孙久龙老师提出,在更名的情况下,可以保留“武汉学研究”作为常设栏目,并建议加大对刊物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支持。

科研处朱志刚副处长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希望专家们为《武汉学研究》发展提出宝贵意见。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柳国良建议,寻找机会促成《武汉文史资料》和《武汉学研究》的结合,以提升两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法学院院长赵 立 新教授则从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的角度出发,指出武汉学研究应关注当代问题导向,将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纳入研究范畴,并建议开设特色栏目,促进实践经验向学术成果转化。

会议最后由李卫东主 任 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座谈会围绕《武汉学研究》集刊的发展方向、刊名问题、稿件来源、学科定位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各位专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下一步,期刊编辑部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进一步消化、吸收,明确期刊定位,优化稿件组织与编辑工作,推动《武汉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特色和学界影响力。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为《武汉学研究》集刊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武汉学研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