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下午,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江汉大学师生服务中心一号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彭南生教授主持,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湖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术委员出席,江汉大学副校长、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李卫东教授及中心专兼职研究员出席会议。
会议围绕“2024年度工作总结”“2025年度开放性基金评审”“‘十五五’重大项目谋划”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年度工作汇报环节,李卫东教授系统回顾了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中心完成管理机制优化,设立跨学科副主任团队;科研经费到账111.7万元,出版专著4部,完成12卷本《武汉地方法治史》并获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主办“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城市史”研习营,推动学术交流与青年人才培养;《武汉学研究》入选AMI入库集刊,多项咨政成果被市政府采纳并助力武汉获评联合国“全球学习型城市典范”。
在开放性基金评审环节,委员们对22项申报课题进行认真评议,最终投票遴选出10项予以立项资助,涵盖近代汉口房地产、外文史料翻译、城市交通史、应急法制、革命文物资源思政教育等多个研究方向,体现了中心立足武汉、辐射区域、融合交叉的学术导向。
与会委员还就中心2025年工作计划与“十五五”规划展开座谈,正式出版《武汉城市通史》(多卷本);继续推进武汉保卫战研究项目,出版《武汉保卫战史事日志》;推进“武汉专门史研究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举办城市史研习营和武汉学相关学术会议,持续深化武汉城市史与区域治理研究。
李卫东教授在总结中指出,中心将在未来继续强化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与国家级项目申报,推动跨学科团队建设,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中心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本次会议学术氛围浓厚,讨论务实高效,为城市研究中心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为推动武汉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