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史课题组召开第八次研究推进会

发布者:csyjzx发布时间:2019-07-17浏览次数:496


2017715日上午,武汉博物馆贵宾室举行了《武汉城市史》课题研讨会。会议由涂文学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各分卷主编:省社科院尹弘兵研究员、陈新立研究员,江汉大学李卫东教授、王肇磊研究员,湖北大学周德均教授,武汉博物馆刘庆平研究馆员,以及参与分卷研究工作的曾成、任晓飞。现根据会议发言及意见形成此次研讨会纪要如下。

涂文学首先介绍了目前课题研究的总体状况;汇报了710日《武汉城市史》(明清卷)初稿问题反馈会中审稿专家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涂文学指出,明清卷初稿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是课题各分卷写作中的共性问题,故召集各分卷主编就写作进度,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写作心得交换意见。

尹弘兵汇报了“先秦至隋唐卷”的写作进度:由他本人承担的部分已完成写作;“东周”的部分遇到一些困难,但所涉资料比较齐全,能够按时完成;“盘龙城”部分的初稿已经完成并交付;“秦汉”部分的首尾已经完成,中间有关“江夏郡”的内容正在写作过程中;“汉末三国”部分的初稿已经完成,目前正在修改中,尚未交稿。他指出,就收到稿件来看,新的《武汉城市史》(先秦至隋唐卷)能够在有关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能够关注到《武汉通史》没有涉及的专题,如盘龙城的研究,以及武汉城市起源和早期发展问题的重新讨论等。

曾成研究员对先秦至隋唐卷中“两晋南朝”部分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补充,表示7月底可以完成全部的写作任务。研究中将利用最新的墓志和考古资料,在史料上有所突破。此外,他还对汉阳命名和汉水改道等有关专题与与会专家展开了讨论。

陈新立主编的“宋元明卷”目前已经完成合约30万字的初稿,目前正在正在统稿工作中。该卷初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章节作者虽侧重点不同,但仍存在内容上的重复;二是对史料的解读不深入,对武汉城市研究已有的成果缺少回应;三是史料的局限,导致原定设计的部分章节无法展开,仍需调整;四是引文来源不统一,存在同一文献使用不同出版来源的问题。

陈新立同时指出,宋元明时期武汉城市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相较田赋而言,渔业税收是城市税收的主要来源,这主要受到宋元明时期城市人口总量和战乱频发的影响(如金军南下、鄂州之战、靖康之变等)。农业未能在这一时期得到稳定发展,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主要局限。与此同时,官方贸易(如粮食、漕米等物资的运输)对武汉的城市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此外,一些考古发现证明宋代武汉与襄阳、景德镇等地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由此得出宋代官方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长江流域市场网络的形成。

期间,陈新立还就“国家对商业到底是推动还是抑制?”、“日本学者提出的鄂州人口百万的结论是否科学?”等问题与涂文学、尹弘兵交换了意见,并认为《武汉城市史》研究能够对这些议题做出回应。

王肇磊就“明清卷”的研究状况和初稿问题反馈会中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该卷初稿共九章,合约27万字,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史料运用问题,虽大量运用了地方志和个人文集,但解读中存在断句和错别字的问题;二是内容方面有缺陷,如财政和税收涉及的少,总体上微观多而宏观少;三是引用规范问题,一些史料存在引用而

评析的情况;四是通史和专题史的写作范式缺乏整合。

周德均主编的“晚清卷”已于6月完成约31万字的初稿,目前已经审稿一个月。就初稿的情况,周德均有信心按时按量完成晚清卷的全部工作,各分卷作者都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对所负责的章节已有研究积累。晚清卷在体例、结构、概念和叙事方式等各方面都与已有的武汉城市通史研究成果存不同,在近代武汉城市转型、人口经济发展、张之洞与武汉之关系、武昌起义等专题方面颇具创见。周德均同时指出该卷目前仍存在内容重叠、史料重复、引文来源不统一的缺陷,预计在统稿中将删除约1万字。

李卫东主编的“民初卷”共十一章,目前第一、二章已经完成大部分;第三至九章已基本完成;第十章(“赤都武汉”)已经完成,但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计划作大幅修改;第十一章有关“租界收回”的内容尚未写,但史料充足。

李卫东认为,民初卷与已有的武汉城市通史研究成果有明显区别,如已有的成果偏向于以民初政治要员的回忆录、文集等为史料主要来源,而事实上这些要员与武汉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此次民初卷的写作将当时政坛次要的“二线人物”纳入视野,研究这一群体对武汉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所突破。与此同时,民初卷还对城市治理形态、民初民主政治的尝试(民初议会)、国民党与进步党派之间的政争等专题作了深入研究。此外,民初卷还强调以城市史的角度探寻武汉历史,尽可能地避免传统革命史范式对工人运动脸谱化的叙事,如将侧重“施洋案”之后社会各界的反映。

李卫东同时指出民初卷存在的统稿难度大的问题。在史料来源的丰富性方面,倾向于以《申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而对民间小报关注不够。

刘庆平就“光复卷”存在的问题与各位专家交换了意见。他指出,光复卷初稿尚未完全转变视角,没有将“城市史”作为主要研究范式,一些章节仍维持传统的革命史叙事方式,统稿中将加强研究视角的转变。对于往届会议中涂文学提到的“中共在解放前夕对武汉解放后城市建设是否有所规划”的议题,研究人员仍侧重于光复后民国党中武汉城市建设所做的工作,中共在解放前夕的城市建设规划尚未找到成体系的、可靠的史料支撑。刘庆平研究馆员同时提请各位主编商议各分卷的标题目录是否需要统一到三级目录。

涂文学主编的“民国中期卷”已经大致完成初稿的写作,总体问题不大。唯“教育史”专题的作者在写作中没有利用原始材料,主要依赖于《武汉教育史》《武汉通史》中的内容,就此已经与作者多次沟通;“商业和同业公会”的专题研究已经联系合适的作者;“人口史”方面由于原定作者身体状况不佳,准备更换作者。

涂文学指出,民国中期卷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社会控制问题,即保甲制度在武汉实施的研究方面。近代武汉保甲制度经历了“乡村保甲”到“城市保甲”的转变过程。武汉保甲制的案例证明,由于城市人口存在的高流动性,以及传统保甲制度与现代法治精神(罪责自负)之间的冲突等因素,保甲制度在近代中国城市中的施行只能是有名无实。对民国中期武汉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的研究,也是民国中期卷的主要创新点之一。事实证明,近代的汉口在是商业码头同时,也是文化的码头,表现在文化贸易相对繁荣而文化产出严重不足的特征。

民国中期卷还主要围绕了这一时期武汉城市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强化等专题展开了充分研究,如突出国民党派系斗争,以及“剿灭中共的桥头堡”对城市进程的影响。此外,民国中期卷还就交通格局的变化,如粤汉铁路对武汉城市经济的影响;民国中期武汉市政建设的飞速进步和工商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的等专题展开了研究。


会议由涂文学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武汉城市史》的目标是超越现有的武汉城市通史研究著作,要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其史学意义和价值。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角度的超越。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不要过多描写太平军在武汉的战斗经过,而应该关注太平天国运动对武汉城市发展所造成的多重影响,目前的文稿中对负面影响已有充分论证,应适当关注“正面”影响,如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茶道的变化,客观促进了汉口茶叶的输出。

二是体系上的超越。

三是史料上的突破,特别是近现代武汉的研究。“光复卷”目前存在档案史料运用不够的问题,如湖北省档案馆所搜藏的“大武汉建设计划纲要”“武汉区域规划实施纲要”,以及围绕这些计划纲要形成的会议记录档案都没有利用;解放前夕中共对武汉城市建设的规划在“中共武汉地下市委”的会议讲话中可以找到线索。此外,毛泽东曾提到“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转变的观点,这些都是中共对武汉城市建设规划的有关内容。建议“光复卷”对这些内容至少有一节专题论述。

对《武汉城市史》各卷的写作,涂文学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通史一定要“通”。要按照通史的写法,把握城市的演进顺序,将各时段武汉城市的历史进程“顺”起来,不要有遗漏。

二、针对每一历史时段的研究,要严格地限定在这一时期内,一则材料不能重复使用。

三、史料的运用一定要贴切,作者务必要阅读史料原文。

四、各卷主编要严格审稿,避免常识性的错误和硬伤。

五、写作格式和技术规范务必按照之前发布的“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标准实施。关于标题层级的问题,各卷主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至少要保证两个层级(章、节),每个标题层级之间要写导语。

六、请各卷主编严格把握研究进度,务必在今年8月底完成全部的写作和统稿工作。